被确定为省、州政协“协商在基层”试点后,开远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,遵循“到位不越位、搭台不包办”的原则,把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,使“协商在基层”呈现开远特点。
借经验、建机制,“小方案”聚集“大智慧”
制定《关于开展“协商在基层”工作更好地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施方案》,形成班子挂联乡镇、议题酝酿确定、协商会议规则、意见建议反馈等多个机制,统领“协商在基层”工作开展,凸显“四精”特点。一是机构搭建上求精。成立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、市政协主席任组长,市委常委、市委统战部长和1名市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,市政协相关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选取工作关联度高的人员参与,避免陷入“人人都参与、事事难顾全”的状态。二是在数量上求精。确定上半年试点开展3次专题协商,之后每年分别在各乡镇(街道)开展2次“协商在基层”专题协商会,力争协商一次有一次的效果。三是协商人员求精。每次协商会选取基层经验丰富、表达能力强、与协商议题关联度高、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参加,基层群众代表占参会人员一半以上,重点明确,精简会议规模和人数,防止“大杂烩式”协商。四是会议安排求精。每次协商会控制在2小时以内,每次发言控制在3分钟内、每人发言不超过3次,精简议程、节省时间,侧重倾听和收集基层群众心声、民意。
谋大局、借“东风”,“小议题”下足“大功夫”
找准自身定位,在选题上下足功夫,既做到到位不越位,又确保协商实效性。一是本着“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、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”两个原则,兼顾“解难题、促发展、增强群众获得感”三个目的来确定主题,找准市委政府工作重心与老百姓亟需解决的问题的契合点。二是通过沟通协商、发挥政协智慧,把协商议题转变为市委政府正在推进或即将推进的工作,转变成政协提案督办和调研视察的重点,转变为广大老百姓真心拥护的暖心工程、民心工程,广泛凝聚力量,画出最大同心圆。三是主动请示汇报,把协商议题上升为市委的部署和要求,借市委的“东风”推动协商意见建议的落实落地,防止“协商了事”。把协商议题纳入调研视察、纳入重点提案进行督办,对议题的社会效果、可操作性广泛听取意见,力争协商一件、落实一件、办成一件。每次确定主题前都深入实地调研走访,提前掌握第一手资料,收集一线意见、实地勘察可操作性,达成基层共识。如针对“老旧小区改造”,先后2次到现场查看改造情况、了解社区干部及居民住户意愿;针对“羊街集镇铁路道口建设”,深入羊街集镇设身处地体会羊街、大庄两乡人民交通受阻的心情,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;针对“城市精细化管理”,广泛听取相关部门、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,了解城市管理之弊、管理之痛,建言解决管理的难题,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。
扣主题、重安排,“小协商”蕴含“大民生”
议题确定后,着重从两个层面对协商会进行安排。人员上,每次安排不少于50%的基层群众参加协商,邀请议题涉及的部分政协委员、政府职能部门和乡镇(街道)有关领导参加,突出政协委员、基层群众两大主体,兼顾职能部门责任和基层意愿,使协商人员组成更科学、更合理、更具有代表性。议程安排上,主持人先向与会人员通报“协商在基层”的背景和要求,适时安排职能部门进行情况通报,每次协商会上,与会群众都畅所欲言,表观点、谈体会,摆问题、说矛盾,讲建议、提意见,仅3次试点协商会就收集到意见建议42条,政府职能部门现场解难释疑,当场答复群众所提问题11个。
强弱项、补短板,“小平台”赢得“大空间”
在3次试点协商会取得成功后,在7个乡镇(街道)全面推广。首先,通过实地走访基层干部群众、召开界别座谈会等就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、存在问题、需要加强的工作等广开言路,广集意见,对“协商在基层”运作程序、制度机制等进行改进,绘出时间表、划出责任田、列出任务单。其次,把“协商在基层”与提案督办、调研视察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,主席、副主席带领相关委室人员及政协委员深入所挂联的乡镇(街道),将关联的几桩事情一起统筹办理,既增强了协商效果,又减轻了基层负担。
重实效、勤督办,“小切口”解决“大问题”
将每次“协商在基层”专题协商会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后及时书面转发给政府职能部门,并通过电话跟踪、调研视察、重点提案督办等方式,加强民主监督,督促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。“协商在基层”达到了“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,让基层群众得实惠的”目的,成为了政协倾听民声、反映民意的新途径,成为了市委政府办实事、解难事的新平台,成为了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工作方式。
探索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途径。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有效融入到基层协商中,坚持“与民协商、协商为民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”,与会人员在协商中交流思想、凝聚共识,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互融合助力,逐步构建了“党委领导、政府支持、政协搭台、多方参与”的协商格局,发挥“1+1>2”的功效。
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。通过电话咨询、实地走访、召开座谈反馈会等,疏理协商成果转化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通过调研视察、民主监督等方式及时跟踪落实,促进协商意见“有回应、有着落”。如针对“部队大树常年不修剪,给东风新村的居民带来安全隐患;东风新村排污沟穿过部队营区,排水不畅需要改造”等问题,主动与部队领导对接,促成部队对营区大树进行了修剪,并出资60万元对穿过营区的排污系统进行维修改造,解除了东风新村居民的安全隐患和积涝之害;再如针对“城市精细化管理”专题协商会上提出的“西城片区卫生保洁基础设施薄弱,固定垃圾投放点过少,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问题”等,市政府职能部门现场答复并安排人员对该片区保洁设施进行改进,承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对存在问题认真加予改进。
为政府职能部门与基层群众架通了“连心桥”。通过搭建协商平台,促使政府职能部门在决策实施前、实施中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,及时回应基层群众关切,转变部门作风,使实施的工程项目更多地体现群众意愿、赢得群众拥戴。如针对协商会上提出的“老旧小区改造决策不够科学,有些真正急需改造的小区未纳入”的问题,职能部门主 要负责人当即带队对存在困难问题较多的小区实地踏勘,承诺纳入2020年的改造计划。
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,赢得了好口碑。目前共开展“协商在基层”协商活动5次,参与协商人数达147人,收集意见建议52条,帮助解决基层治理问题26个。群众表示,“协商在基层”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,“铁路道口扩建”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,因“讲不上话”,成为长期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通过“协商在基层”,促成了问题有效解决。